2.1.1 安全操作提示
1) 合排前,确认陆地管线作业已经完成并已经撤到安全区域。
2) 合排脱排操作时,驾驶员与机舱轮机员之间随时保持联系,避免在水温油温不足,液压系统润滑状态不良情况下开始操作造成设备故障。
3) 合排水下泵前应使水下泵完全浸入水中,以确保水下泵注满水。
4) 合排操作时应注意水上管内是否有空气,如果有空气采用分段合泵方式,避免将空气压入水下管后造成起浮故障。
2.1.2 基本操作步骤
2.1.2.1 合排
操作步骤 |
图片说明 |
注意事项 |
操作人员 |
辅助人员 |
|
1 |
开启1#或2#补油泵 |
|
|
驾驶员 |
驾助/一水 |
2 |
通知机舱备车 |
|
|
驾驶员 |
驾助/一水 |
3 |
备液压泵站柴油机 |
|
注意备车顺序 |
轮机员 |
|
4 |
备水下泵站柴油机 |
|
轮机员 |
|
|
5 |
备两台泥泵机 |
|
轮机员 |
|
|
6 |
将柴油机控制离合器转到驾控位置 |
|
注意驾驶台与机舱轮机员之间随时联系,避免误操作造成事故 |
轮机员 |
|
7 |
按下“确认驾控” 按钮确认接受驾控 |
|
|
驾驶员 |
驾助/一水 |
8 |
通知轮机员合排液压泵站 |
|
注意驾驶台与机舱轮机员之间随时联系,避免误操作造成事故 |
驾驶员 |
驾助/一水 |
9 |
对驾驶员合排认可 |
|
轮机员 |
|
|
10 |
按下液压泵站合排按钮,合排液压泵站,逐渐增加转数到850转 |
|
提前合排液压泵站柴油机,做好绞刀下放和横移缆的收绞工作 |
驾驶员 |
驾助/一水 |
11 |
水下泵入水:打开桥架保险杠,绞车销子,慢摆横移,下放桥架至水下泵完全浸没在水下,最好控制在离泥面1m左右 |
|
|
驾驶员 |
驾助/一水 |
12 |
通知轮机员需要合排水下泵 |
|
|
驾驶员 |
驾助/一水 |
13 |
对驾驶员合排认可 |
|
注意驾驶台与机舱轮机员之间随时联系,避免误操作造成事故 |
轮机员 |
|
14 |
按下水下泵合排按钮,合排水下泵。(待真空表、水下泵电流表和流速表确有读数且稳定后,说明合排成功) |
|
合排后各仪表的读数与管线长度相关,只要仪表在一定读数下保持稳定,即可认为合排成功 |
驾驶员 |
驾助/一水 |
15 |
将水下泵站柴油机转速调至900转 |
|
|
驾驶员 |
驾助/一水 |
16 |
检查水上管线 |
|
检查水上、水下管线有无漏水情况 |
驾驶员 |
驾助/一水 |
17 |
通知轮机员需要合排舱内泵 |
|
|
驾驶员 |
驾助/一水 |
18 |
对驾驶员合排认可 |
|
|
轮机员 |
|
19 |
按下1#舱内泵合排按钮,合排1#舱内泵 |
|
待柴油机转速稳定后,检查柴油机负荷、水下泵真空和水下泵排压表,1#泵排压表确有读数且稳定后,说明合排成功 |
驾驶员 |
驾助/一水 |
20 |
按下2#舱内泵合排按钮,合排2#舱内泵(各仪表(同上)确有读数且稳定后,证明合排成功) |
|
|
驾驶员 |
驾助/一水 |
21 |
调整两台舱内泵转速至最低使用转速
|
|
|
驾驶员 |
驾助/一水 |
22 |
观察记录各仪表参数,作为正常挖泥时的参考 |
|
具体参见后面注意事项 |
驾驶员 |
驾助/一水 |
23 |
开启绞刀,根据挖泥需要设定绞刀转速 |
|
|
驾驶员 |
驾助/一水 |
24 |
绞动船舶,下放绞刀至需要挖掘的深度 |
|
1)下放绞刀时注意观察横移油压和绞刀油压的变化,避免过载 2)启动设备吹水,绞刀入泥前要左右绞动船舶,保证左右横移缆的松紧平衡。以防绞刀切断缆绳,或缆绳缠住绞刀,造成故障 |
驾驶员 |
驾助/一水 |
2.1.2.2 脱排
|
操作步骤 |
图片说明 |
注意事项 |
操作人员 |
辅助人员 |
1 |
通知机舱准备脱排 |
|
|
驾驶员 |
驾助/一水 |
2 |
对驾驶员脱排要求进行确认 |
|
|
轮机员 |
|
3 |
提起桥架使绞刀高出泥面3-5m,绞刀泥沙冲洗干净后,关闭绞刀(约5-10min);继续吹水,根据管线长度掌握吹水时间,保证管线内泥浆吹净 |
|
1)绞刀提起的高度不能高于船舶的最小挖深(6m) 2)保持一定的吹水时间以吹净管线内的泥浆 |
驾驶员 |
驾助/一水 |
4 |
降低两台舱内泵机转速至380转 |
|
|
驾驶员 |
驾助/一水 |
5 |
降低水下泵发电柴油机转速至600转 |
|
|
驾驶员 |
驾助/一水 |
6 |
依次脱排2#舱内泵、1#舱内泵、水下泵 |
|
|
驾驶员 |
驾助/一水 |
7 |
通知机舱停车 |
|
|
驾驶员 |
驾助/一水 |
8 |
停车 |
|
|
轮机员
|
|
9 |
将绞刀提出水面,关闭桥架保险杠及绞车销子 |
|
当需要长时间停车时,通知机舱关闭泥泵机,以节约能耗 |
驾驶员 |
驾助/一水 |
绞吸式挖泥船种类区分
①中大型绞吸式挖沙船
②中小型链斗式挖沙船
③中大型斗轮式挖沙船
④中大型射吸式抽沙船
应用案例
工程案例较多,请移步“工程案例”栏目
2.1.3 重点注意事项
减少泥泵短时间超负荷现象措施:
1) 合排前3-5min将绞刀吸口及水下泵浸入水中,以保证合排上水。
2) 如排泥管线接有水下管,水下泵合排后,根据经验在水流经过水下管后再合1#舱内泵,水流到出口再合2#舱内泵,以保证全部管线的平稳以及设备的负荷稳定。
3) 停工时间不长时,可以根据操作经验使水上管、水下管泥浆吹净,而陆地管内不完全吹净,可避免下次再合排时出现超负荷现象。
4) 当水上管内有空气(水上管初次合泵使用或管线故障修理后)时,采用分段合泵方式,先将水上管内的空气通过排气阀排出,避免将空气压入水下管造成起浮故障。
5) 舱内泵柴油机合排后应逐渐提速,先吸入少量泥浆,控制主机负荷平稳,然后再逐渐增加泥浆浓度,提高主机转速。
6) 当短管线工况需增大主机转速时,要控制泥浆浓度,使主机负荷平稳,再慢慢加快横移速度,提高浓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