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 质量控制操作要点 1.7 主要挖掘参数 (绞吸式挖泥船挖泥操作指导书)
点击:时间:2019/5/5 11:00:19

16 质量控制操作要点  

根据施工质量要求,对超深、超宽以及边坡进行控制,以确保工程质量。

 

1.6.1 挖深的控制

 

1)绞刀下放深度的校核:

施工前需校核绞刀下放深度,当船舶吃水有变化时,应及时调整。

2)绞刀下放深度参考值:

① 掌握土质与实际挖深的关系,土质松软时(0-3级,7-8级),可以比正常挖深浅0.2-0.4m;土质较硬时(4-6级),可以比正常挖深深0.1-0.2m。

② 挖底层时先做一段约60m试验段,根据试验段获得数据确定下深参数。

③ 绞刀下放深度在潮位变化超过0.1m时要及时调整。

3)底层平整度控制

① 对于基槽以及其他对平整度有较高要求的特殊工程,反刀收底,可减少残留。 例如:对4-6级土,底层可留2m,正刀挖1.5m,反刀不进尺直接下放0.5m。挖到边线后,台车可进尺1.5m,浓度保持在挖掘中层取量时的80%左右。

② 对于分条挖法的结合部位,底层可以重叠3-5m,以防漏挖。

 

1.6.2 挖宽控制

 

① 定位钢桩必须保持在挖槽中线上,出现偏差,应在倒桩过程中及时调整。

② 对容易塌方的土质,挖宽可超出设计边线1-3m。不易塌方的土质,按设计边线挖掘到位。

 绞吸式挖泥船种类区分
①中大型绞吸式挖沙船
②中小型链斗式挖沙船
③中大型斗轮式挖沙船
④中大型射吸式抽沙船
应用案例
工程案例较多,请移步“工程案例”栏目

1.6.3 边坡控制

 

边坡一般分台阶开挖,根据设计坡比、土质及设备情况确定分层施工宽度。

 

 

 

 

 

 

 

 

17 主要挖掘参数 

  

前移距和切削厚度是挖泥过程中要掌控的主要参数,根据不同土质、不同绞刀类型,参数也有所不同。

根据天虎船在天津地区施工数据,结合现有经验,暂定如下挖掘参数,以供同类工况参考: 

土质

前移距(m)

切削厚度(m

上中层

底层

0-2级土

2-3

3-4 (1.2-1.6D)

 2

3-4级土

2

2-3 (0.8-1.2D)

 2

5-6级土

0.6-1.5

1.5-2(0.6-0.8D)

 1.5

7-8级土

0.6-1.5

2-5(1-2.5D)

 1.5

9-10级土

 

 

 

 

操作注意事项:

1) 前移距要小于绞刀水平投影长度。

2) 进收台车、起下桥操作时,应保证绞刀油压在允许的安全范围。

3) 进收台车、起下桥操作应一次到位,尽量避免重复操作。

4) 横移过程中尽量避免进收台车、起下桥操作(涨潮落潮时可调整桥架深度)。

5) 台车尽量均匀进尺—即相同土质工况下进尺的距离相等。

6) 遇到塌方现象,根据绞刀油压和吸入真空来调整前移距。

7) 在急流水域施工挖条要窄,控制在最大挖宽的百分之六十以内最佳。

8) 顶流施工要随时掌握横移锚位,不可用背锚位,防止船体被流冲调头。

9) 顺流施工挖窄些,防止横移压力过大。回挖时防止水流冲击船体跑刀。

 

备注: 参数选取方法可参见标准化项目研究报告附件部分中的参数研究与时间研究报告。

 切削厚度以绞刀直径(D)的倍数来表示。

 对松软土质(0-3级土),用正刀挖底层时,需要比反刀多下0.2-0.3m,同时前移距不宜太大。

 7-8级土为松散砂,可采用“大挖深小进尺”方法挖掘。

 由于绞吸船施工过程中(倒桩除外)是通过主桩入泥定位,船体前进实际上是船体随着台车的推进向前移动,也就是推台车进船,操作上通过将台车手柄搬向‘台车油缸伸出’方向实现,俗称:‘进台车’、‘进尺’;同理,退台车实现船体后退,通过将台车手柄搬向‘台车油缸收回’方向,俗称‘收台车’。

倒桩过程中,当主钢桩提起,副桩定位时,需要通过收回台车使主桩随台车前行6米以实现倒桩,由于操作过程也是通过将台车手柄搬向‘台车收回方向’来实现,也俗称为‘收台车’。


  • 回到顶部
  • 版权所有 山东海鼎船舶制造有限公司